高校教师职称评审重师德,弱化“SCI”等评定限制,你赞同吗?| 周四话题
日前,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教育部共同研究起草发布《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,目前正在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(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8月7日)。改革指导意见明确提出: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;同时,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,突出教育教学能力和业绩,不以SCI(科学引文索引)等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前置条件和判断的直接依据。要克服“五唯”等倾向,不简单把论文、专利、承担项目、获奖情况、出国(出境)学习经历等作为限制性条件等。
对于高校教师来说,职称关乎收入,评职称是对他们一段时期工作成绩的检验与评价,更是一场“荣誉之战”。
长期以来,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度饱受诟病,高校教师职称评聘带有明显的终身制色彩,职称与待遇“挂钩”,有助于激励广大高校教师勤奋工作,但也逐渐催生出职称评审过程中的一些异化现象:由于高校评价机制和职称评审“唯论文论英雄”,不少高校教师陷入了“SCI崇拜”,将科研作为“主业”,教学反倒沦为“副业”。“重科研轻教学”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,社会各界对此也颇为关注。
北京某高校曾介绍他们获得副教授参评资格的门槛:
近五年内主持75万科研经费;
发六篇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的SCI;
每年完成72小时教学任务。
还有副教授评教授的门槛:
近五年主持150万科研经费;
发表10篇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的SCI,其中两篇本领域顶级期;
每年完成72小时教学任务。
不少高校教师直言:“不评不甘心,参评特累心,落评更灰心”。
此次,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意见稿一经发布,便引发网络热议。
其中讨论最多、争议最大的是关于改革意见稿中提到的“高校教师评职称不得以SCI论文作为前置条件”和“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”。
其实,破除“SCI崇拜”、破除“唯论文”评价体系,在科技界、教育界已经达成共识,关于重师德,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,网友们也普遍表示支持。
但是,在支持之余,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不一样的看法。
有青年教师表示“重师德”没问题,但是不支持“高校教师评职称不得以SCI论文作为前置条件”,他们认为“SCI评价”其实是对高校教师“最不坏”的评价方式”,就像高考之余考生,虽有弊端,但确实是目前相对最为公平的方式。
一些高校青年教师表示,如果取消SCI论文这一评审职称的前置条件,青年教师晋升的通道将更狭窄,用SCI论文评价教师虽然有明显弊端,但可能是“最不坏”的评价制度。
不以SCI论文作为硬性指标,就必然会引入更多主观因素,把简单的数量评价复杂化。随之人们就会担心,评价是否受权势、人情关系影响。以前可以凭发表论文获得晋升,现在没有了发表论文的硬性指标,考核、晋升会不会变为领导说了算?
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,随之而来的还有“如何执行?怎么评价?谁来评价?如何确保公正?”等一系列的问题,于是这又引发了网友们进一步的热烈讨论。
有学者提出质疑:考核任何不可量化的指标(如:“品德”、“素质”、“能力”、“态度”),都会产生模糊地带,这势必会给行政干预、人情拉票和暗箱操作留出广阔的空间,进而有产生新的“唯xx”、“唯xx”局面,从而与我们的出发点背道而驰。
还有学者提出,师德非常重要,但是教学质量也很重要,不论SCI、不论项目这些可以量化的指标,该怎样评价教学质量呢?
关于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征求意见中,将“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”,“不再以SCI论文作为前置条件”,你这么看?
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,将师德表现作为职称评审的首要条件,你怎么看?
欢迎留言与大家探讨探讨!
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知乎、光明网、教育部、人民日报、北京青年报、网络等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。
PS:如果您目前处于某种困惑状态,
或者有觉得值得探讨的话题
欢迎留言或私信小编哟!
点击左下角“阅读原文”,即可查看原文链接。
围观
十大专场,重磅来袭!高校人才网秋冬季博士视频双选会邀你 “C” 位出击!
有奖
“职路由你,破浪前行”—— 高校人才网第四届征文大赛正式启动!投稿要快哦~
热议话题
★【本周话题】高校去编大势所趋,“长聘制”能否替代编制给予高校教师所需的安全感?
3.求助:博士与公务员同时考上了,我该选择哪个?纠结中4.硕士生遭遇求职困境,面对“高不成、低不就”的尴尬处境,该何去何从?热门资讯
1.博士毕业2年后,为了编制,我选择在35岁时去双非院校任职......
点亮“在看”,求职有道☟